攝護腺肥大症疼起來要人命

       總是在半夜聽到老爸房間傳來房門忽開忽關的聲音嗎?總是覺得他進進出出感覺很神秘嗎?或許這樣的場景在許多家庭裡也常上演這場戲。根據國民健康局的資料顯示,50歲以上的男性,至少有50%都會受到攝護腺肥大症影響,80歲以上則幾乎所有人都有這方面的問題。

        攝護腺是男性生殖系統的一部份,主要功能是分泌部份的精液,幫助精子排入尿道。一般男性的攝護腺組織約在35歲左右開始增生,至50歲左右,由於增生的攝護腺組織壓迫阻塞尿道,引發尿流變細、解尿無力、小便斷斷續續,無法立即解出,甚至尿失禁、頻尿、夜尿病徵逐一顯現。「良性攝護腺肥大」是中老年男性相當常見的泌尿科疾病,50歲以上男性,將近50%會出現排尿困難、頻尿、夜尿等種種症狀;70歲以上,更是高達80~90%會有攝護腺問題。一旦症狀出現,若沒有及時就醫,不僅生活品質受影響,膀胱功能、腎功能的負擔也愈來愈重。

  很多銀髮族男人,特別是60歲以上,最常因泌尿系統而困擾的疾病包含解尿困難,尿流速率降低,頻尿,夜尿,以及有強烈排尿感,造成逼尿肌不穩定或是逼尿肌收縮力低下。這些病人往往須要作詳細的檢查,例如肛門指診、尿流速率、血液及尿液等檢查,以免過度忽略攝護腺肥大症而造成膀胱功能衰退。個人在過去經驗來說,中度嚴重和輕度嚴重的病人往往以藥物治療為主,很嚴重病人則須要詳細評估,然後再加以治療,避免急性尿滯留。

 解尿不易!應是攝護腺體出問題

  一般而言,男性從30歲開始會受到賀爾蒙的影響,攝護腺的腺體開始自然增生,因為攝護腺位在膀胱出口,包圍最著尿道,因此當腺體增生壓迫到尿道時,就容易造成解尿不易的症狀,包括尿流中斷、解尿需用力、尿不乾淨等等,但是往往大部分的男性都忽略這個問題,可能是羞於「露鳥」的心態,也可能是擔心治療會影響性生活而置之不理,直到併發症出現如膀胱結石、腎臟功能受損才上門就醫。

       攝護腺是男人專有的器官,位於膀胱下方,包覆膀胱出口後的近端尿道,正常成年男子的攝護腺,如核桃大小。據統計,50歲以上的男人約25%有攝護腺肥大的症狀,七十歲則超過一半以上有症狀。

  攝護腺肥大常見的症狀包含阻塞性症狀(即小便細小、排尿困難、小便間斷需用力解小便、,甚至急性尿滯留)與刺激性症狀(即頻尿、急尿、急迫性尿失禁及夜間多次解尿)。

        在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的今日,面對攝護腺肥大這個遲早會發生的疾病時,應以更正面、積極的態度去瞭解、面對。只要保養得當、及早就醫,不要使肥大的攝護腺更加腫脹、充血,就可有效防範攝護腺肥大引起泌尿系統功能失調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台中任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